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专业建设 
 教学工作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专业建设>>正文

    公务员能力与素养微专业招生简章

    2025-03-24  

    一、微专业简介

    为响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高素质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为适应新时代公务员队伍建设需求,助力大学生职业发展,我院依托秘书学专业学科基础,特开设“公务员能力与素养”微专业。本专业以培养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行政管理人才为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公务能力与职业素养,为其参与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试提供系统性支持。

    、专业特色

    (一)紧扣时代需求,聚焦核心能力

    以国家公务员考试及事业单位招录标准为导向,融合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强化公文写作、办公技能、政策分析等核心技能,提升学生应试竞争力与职业发展潜力。

    (二)双师协同教学,保障培养质量

    由我院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联合授课,结合理论授课与实践操练,实现“课堂-实训-实践”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一)理论素养:掌握公务员应具备的行政理论、公共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实践能力:提升公文写作、办公软件使用、行政职业能力等实务操作能力。

    (三)创新能力:增强学员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适应新时代公务员工作的新要求。

    (四)职业素养:培养公务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职业形象等职业素养。

    、课程设置

    公务员能力与素养微专业共开设6门课程,总计12学分。包括:行政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常用办公软件(office)、申论公文写作、行政职业能力、结构化面试、公务礼仪。

    序号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上课方式

    开课学期

    备注

    理论

    实践

    1

    行政管理理论

    行政管理学

    2

    32

    32

    0

    线下

    1


    2

    公共关系学

    1

    16

    16

    0

    线下

    1


    3

    职业能力提升

    常用办公软件

    1

    16

    8

    8

    线下

    1


    4

    申论公文写作

    4

    64

    34

    30

    线下

    1


    5

    行政职业能力

    2

    32

    16

    16

    线下

    2


    6

    实践与创新

    结构化面试

    1

    16

    4

    12

    线下

    2


    7

    综合素养培养

    公务礼仪

    1

    16

    8

    8

    线下

    2


    总计

    12

    192

    110

    82




    说明:课程设置和授课安排后续会进行微调。

    五、招生对象

    微专业面向大庆师范学院所有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全日制本科生。自愿报名,择优录取。招生人数为100人,修读人数不足20人不予开设。报名条件如下: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

        2.综合素质高,主修专业成绩良好,学有余力。

        3.有从事公务员相关工作的理想和抱负。

    六、学费

    微专业学费1200元/生。

    七、学制、成绩及证书

    1.微专业修读年限为2个学期。

    2.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可获得我校颁发的公务员能力与素养微专业证书。

    3.非学历教育,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未能完成微专业修读的本校学生,已修读的微专业课程学分可替代通识选修课学分。

    八、授课方式

    本微专业单独编班组织教学。主要利用晚上、周末授课。根据全校学生报名情况,采用线下授课方式。

    、报名方式

    请于4月15日24点前扫码加入公务员能力与素养微专业咨询群咨询具体事宜,也可直接扫描二维码报名。

    咨询群:                                                                                       报名群:


                               

    撰稿:范雨欣

    一审:赵舒琪

    二审:徐晶

    三审:赵丽

     

                                                                           

     

    下一条: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